东莞再次站在机器换人和智能装备双重风口之上
东莞再次站在“机器换人”和智能装备双重“风口”之上
改革开放30多年来,东莞从农业县跃升为国际制造名城,“东莞速度”一度令人惊叹。而随着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逐步推进,东莞再次站在了“机器换人”和智能装备输出的双重“风口”上,如何在产业革命新时代孕育出“新东莞模式”,实现从“东莞制造”到“东莞智造”的升级,是这个时代给东莞带来的新命题。
东莞把握智能制造契机
当下,智能制造趋势势不可挡,市场潜力不可限量。东莞作为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强市,也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先行城市,能否在产业革命新时代把握这一趋势并加以利用,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来说至关重要。
近年来,凭借着深厚的产业基础,东莞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涌现出拓斯达、伯朗特、艾尔发等代表性企业……据不完全统计,2014年,东莞已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约400家。从行业分布看,这一产业涉及数控加工机床、机器人装备、电子工业专用装备、纺织装备、制鞋装备、线缆装备、包装印刷装备、塑性成形与加工装备和家具制造装备等十多个行业。就产业布局而言,东莞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形成了区域性集聚,其中以长安、塘厦、松山湖、大朗、虎门依据各自镇街的产业特性,布局最具特色。最值得关注的是,松山湖是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力量集聚区,正着力打造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,汇集了机器人领域的专业人才。
针对于此,东莞果断认清形势,结合自身实际,对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进行调研摸底,研究制定了《东莞市关于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编制出台《东莞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(2015-2020)》,强化产业发展政策引导,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自己的智能化制造的道路。
“机器换人”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
作为国内机器人产业先行城市,智能装备业的蓬勃发展为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、探索“新东莞模式”提供了产业基础。从2014年开始,东莞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扛起“机器换人”大旗,创新地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扶持举措鼓励企业大范围进行“机器换人”。
2014年,东莞市政府出台《东莞市关于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、《东莞市推进企业“机器换人”行动计划(2014-2016年)》和《东莞市“机器换人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,构成东莞的“机器换人”政策体系。2014—2016年,东莞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预算2亿元资助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,在东莞市电子、机械、食品、纺织、服装、家具、鞋业、化工、物流等重复劳动特征明显、劳动强度大、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领域企业中,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全面推动实施“机器换人”。
12345下一页>
- 上一篇:对盗采海砂说不台山倾力守护蓝色海洋
- 下一篇:第5届中国金华工科合作洽谈会开幕
- 2022-05-20齐齐哈尔镀锌大棚管0
- 2022-05-20浅析目前市场上方便主食的包装
- 2022-05-20青岛非道路工程机械申报登记工作正在进行中
- 2022-05-20全程机械化从种到收省心又省力
- 2022-05-20瓶装饮用水喜新厌旧
- 2022-05-20海门厚壁弯管电话品质服务0
- 2022-05-20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溶剂型涂料中三氯苯的含量
- 2022-05-20清远复卷机油压动力系统欢迎询价
- 2022-05-20河北309S不锈钢角钢加工0
- 2022-05-19看政策读数据求变革2017农机市场稳中求变